文|小鱼
最近关于儿童在公共场合哭闹而引发矛盾的新闻时常冲上热搜。比如国内高铁上有乘客之间因为孩子哭闹而互怼的,还有乘务员要求家长带孩子去车厢之间以免打搅其他乘客休息的。一时之间,该不该在公共场合对儿童多一点宽容和理解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不少社交媒体上的大V,纷纷发文呼吁人们不要对儿童“零容忍”,应该提倡家长们管好自己的孩子,但儿童的年龄不同,公众也要有不同的宽容度。尽管大V们的建议很恳切,但似乎并不能平息舆论场上的争议。比如有网友不满地表示:“没吵闹到你都挺大度的。”
(资料图片)
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出门带一个孩子仿佛是“有原罪”的,因为儿童有可能会吵闹,连家长都自矮三分,感觉胆战心惊。另一方面,不少网友也对不少家长不好好管教孩子以至于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案例深恶痛绝。站在不同的立场观察,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似乎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来判断。
但是,应该明确的是,不应该把批评“熊孩子”和宽容儿童的话题混为一谈。怎样教育“熊孩子”的话题更多是家庭内部的私人话题,而该不该宽容儿童则是一个具有公共价值的话题。
众所周知,年纪尚小的儿童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生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正如婴幼儿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吃喝拉撒睡,哭闹起来,或者生理排泄,哄也哄不住,叫也叫不停,这让多少年轻的父母烦恼不已。因此,有些孩子的吵闹或惹人厌烦的行为,也并不都是父母缺少教育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确实有充分的理由给孩子,尤其是小朋友更多的宽容。因为这实际上不仅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和每一个人的福祉有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达到了发达国家研究生育率时提到的“超低生育率”临界值了。通俗地说,就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但实际上,一个国家和社会要发展,要繁荣,都需要更多年轻人来担任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推动者。哪怕有人选择不婚不育,事实上也离不开新一代年轻人的帮助——没有他们,许多看似寻常的社会环节都很难正常运转。
这当然并不是说,在公共场合哭闹,甚至扰乱秩序的“熊孩子”就是可以被纵容。孩子不懂事,家长应该教育;家长不负责,也应该被公众批评。但这和对孩子该不该宽容是两回事,不该把对部分不文明现象的“恨”转嫁到所有家长和儿童的头上。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给孩子们多一些宽容不光是一种善良和大度,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给更多家庭和孩子更加健康、宽容的成长空间,对每一个人都有利。
来源:光明日报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